河北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体系 化处理覆盖率达到99.47%
2021-11-30 07:01:58

  11月27日清晨,冯琴芳骑着专用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收集垃圾。“每天早上一趟,下午一趟,每天用几个小时进行街道保洁,打扫卫生,区里的环卫公司给发工资。”冯琴芳说。

  冯琴芳今年67岁,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符家庄村,符家庄村每户配发分类垃圾桶,在村口附近设立垃圾集中存放点,由14名像冯琴芳这样的保洁工作人员定时上门收集垃圾,统一运到存放点。“没有人随便倒垃圾,自己出去倒还得多走路,哪有我们上门收集方便。”冯琴芳笑着说。

  近年来,河北省通过建立稳定保洁队伍,优化乡镇转运设施布局,加快垃圾焚烧设施建设等措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截至目前,河北全省4.8万个村庄,配齐配全封闭垃圾桶、垃圾箱等收集设施,按照平均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共配备保洁人员21.69万名。除个别深山区,“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已覆盖99.47%的地区。

  河北按照每个乡镇建设1座转运站,集中连片、人口较少的若干乡镇可集中建设1座转运站的原则,推进垃圾转运设施建设。2018年以来,全省共新建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624座,增加转运车辆3273辆,为农村垃圾集中收运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效率。

  自2018年启动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以来,河北根据各地现有设施、人口聚集以及城乡垃圾产生量,统筹新建、扩建了57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增加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5万吨/日,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同时,也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供了“终极目的地”,为提升垃圾综合治理效益和资源化利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以鹿泉区为例,当前,鹿泉区内、周边县区有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鹿泉南部地区的生活垃圾可运往邻近的栾城区中节能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中部地区运往井陉县,而北部则多运往区内鼎鑫水泥厂的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进行处理,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有去处、现代化焚烧、运输距离短的目标。

  “‘十四五’期间,河北将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优化设施设备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推动农村垃圾减量化、分类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返回